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一月, 2025的博文

《(如何避免)和NPD约会指南》序

Part 1:  分享一个病例。很久没有锐评抽象的事情了,但这个案例实在太搞笑,是弗洛伊德看了都要笑醒: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ao78YH-myz53wRGYr-dbRnSVKqgH7ZyF/edit Warning:前面几章非常膈应,大家如果不想被恶心的话,可以暂时跳过不看。直接看附录A.3和A.4,倒是挺好看的。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人对他爸如此地恨之入骨和蔑视,然而你再回来迅速扫一眼他前面的言论,他成功证明了自己还是成为了和他爸本质一样的人。唯一的区别是多了个学位。 他这种人唯一可能吸引的女性也是那些他最瞧不起的他爸身边的女人。命运就是如此奇妙。 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也不能啥事都怪原生家庭,很多人都出生于有毒的家庭,但努力成为了不有毒的人。 我要想写家里的破事, 也能写出附录A.3, A.4 这种效果来,主要区别在于我家里没钱(或者说幸好没钱),以及我爸的言论没这里面这爹这么toxic和智障, 虽然抽烟赌博养小三欠了一堆债导致我妈怀着我时债主上门讨债,但作为一个读过不错的本科和日常看电影看书的文青,他还是能表现出一种知识分子的幽默感来。 当然近几年在他改行去给政府部门做装修project后,连这种知识分子气质和幽默感现在也没有了,当年的八九六四愤青变成了一个 把新闻联播全部当真的 油腻老粉红中年。 但我并不恨我爸,我还是对他抱有爱的,只是很多时候我得把他当做一个笑话。笑话和幽默就是治愈创伤的最好方法。何况他确实挺好笑的:类似于本文作者的hallucination觉得自己被MIT录取了(见注脚),我爸也曾经给我说他被加州理工录取过,后来经我们分析大概不知道是谁给他托的梦。   我这种爹和类似的家庭也不止我一个,我周围很多朋友都经历过。我肯定不敢说我是道德完美的人,没有人能做到,我也做过伤害别人的事。我其实也觉得道德确实是一个social construct,是人类社会主要的维稳策略,但我觉得如果拥有一点点的共情能力,就还是要主观上努力去做一个善良的人,而不是传播伤害和仇恨。特别是不要伤害自己爱的和爱自己的人。 这种情感是和道德这个social construct无关的。 不过,我觉得我的文笔不比此文作者差,然而我写的东西没人看啊。果然Umberto Eco说的对,在你球传播仇恨才是永恒的流量密码。爱才是...